3)第465章 太平戊寅_异国猎宝档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寅”款款?百分百是越窑上林湖窑口出品。

  太平兴国,是北宋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一个年号,共使用八年,太平戊寅就是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。吴越王钱家为表示衷心,也是用宋代年号纪年,而当时的上林湖越窑,正处于吴越国的范畴内。

  太平戊寅这一年,发生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,那就是吴越国纳土归宋。

  太平兴国三年五月,吴越王钱俶入宋京开封,将所部十三州,八十六县、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、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卒,悉数献给宋朝,成就一段顾全大局、丝国一统的历史佳话。

  当然,这是广义上的赞美,其中更多的是波诡云谲的斗智斗力。

  太平兴国三年三月,吴越王钱俶来开封朝贡,想要尽最后的努力,能否保证“不纳土”。

  为此,他倾尽国库所有,敬献金银瓷器、各色宝珠绸缎,装满近千辆大车。据记载,汴河东水门,为了过钱俶敬献之礼,封闭了整整七天。

  这些礼物中,就有近百车带有“太平戊寅”款的各色越窑精品青瓷!

  可惜,依然没能打动赵光义,他一面安抚钱俶,一面找各种借口不放钱俶离京,同时又用陈洪进纳土南唐最后的节度使来旁敲侧击……

  钱俶抵不住压力,先是提出罢去国王称号,以臣国侍宋,太宗摇头五天后提出解除“天下兵马大元帅”一职,太宗仍旧摇头十天后,钱俶再度哀求太宗,解散军武,可由宋军驻扎,太宗依旧不满意……

  钱俶无奈,纳土归宋!

  这是真实的历史!

  这个历史故事,落在这件瓷器上,能说明一点这件瓷器,是吴越国花费极大精力,精心制作的一批瓷器。

  吴越国归宋,没了财力支持,上林湖越窑立即没落。

  所以,也可以说,太平戊寅款青瓷,是上林湖越窑,最后的辉煌!

  终于轮到李承上手,他拿出白手套,擦擦瓶身众人握拿留下的痕迹,单手擎起瓶身,对着午时的光线照照,釉色如鹅黄柳叶染春水,轻旋薄冰盛绿云,折射着莹莹白光,似水似云。

  瓶底十五个灰白痕,这是匣装支钉痕,中间行书留划痕款,虽略有磨损,但依旧清晰可辨,右太平左戊寅。

  正是太平戊寅款。

  瓶底露胎处,瓷质细腻,他又屈指轻弹瓶身,回声悠扬,脆性很好,胎质致密。

  正品太平戊寅款越窑八棱青瓷!

  等他放下,其他人早已经等不及,许老板的小女儿送出来一本作业本,还有几只铅笔。

  那位三十来岁的学究眼镜男,撕下一张田格纸,顺手递给李承,并对他笑笑。

  可能这群人中,自己和他最年轻吧,也许是他身上的学究味道让人亲近,李承对此人印象颇为不错。接过田格纸,笑着点头致谢。

  竞标填写价格,也是一门技术活。

  为了一举拿下这件瓷器,李承一开始填写的是六十万华币,很快拿笔划掉,他的账户中多为夕元和羡元,还真没有这么多的华币。

  很快改写为五十万夕元……

  总感觉有点不妥,又划拉掉。

  改为七万羡元!

  羡元兑华币,一比八点三,总价值差不了多少,但在九十年代,这些摊主更喜欢五万羡元,而不去要五十万华币!

  李承又在这一价格下面,写上姓名,遂将田格纸折成块,扔进盛装青瓷的木匣中。

  越窑青瓷虽然行情看涨,但因为越窑从东汉开窑,经历盛唐中兴,到宋代湮灭,横跨千年,烧制并流传下来的瓷器,数不胜数!所以,越窑青瓷的市场基价,并不高。

  自己这一报价,如果再拿不下……那真是出鬼了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u9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